看这对“中国好人”相互扶持,把日子过出幸福感-当烟民没有了香烟的陪伴......

作者:admin admin 2024-03-28 18 0条评论

看这对“中国好人”相互扶持,把日子过出幸福感

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中观镇鲜光村十二盆组,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赵友良,今年51岁,双臂高位截肢;妻子简琴,今年44岁,双目失明。结婚20多年来,他们互敬互爱、相濡以沫,一个愿做对方的眼,一个乐做对方的手,用爱相互扶持,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1999年,简琴通过媒人介绍,嫁给了赵友良。这段婚姻的开头并不浪漫,因为自己失去双手,还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的弟弟,那时的赵友良对生活没有期待:“我就没打算结婚,养活自己都难,不想妻子跟着我受苦。”

从其他村子嫁过来的简琴人生地不熟,家门口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她出门时一不注意就会踩进泥坑里摔倒。

尽管命运给他们出了如此多难题,但他们从未屈服。

外出打工没有工厂招收,赵友良和简琴决定安心在家务农。除了自家的十来亩地外,两人还到处找村里撂荒的土地,承包过来种烤烟、水稻、玉米等,家里还养了三头猪、两头牛。没有手,赵友良就干一些肩挑背驮的农活,用手臂夹着犁耙犁地;一些无法胜任的农活,他就用劳力换劳力。“他去给别人犁土,给别人挑粪,别人就来给他插秧、收谷子。”简琴说,“他一年四季都不得闲。”

简琴也不闲着。眼睛看不见,她就听着赵友良的提示,用手摸索着,在地里一步步挪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就这样日复一日,除草、采收烟叶、砍秸秆等她都能独自完成。赵友良夸她虽然眼睛看不见,干活比很多健全人还利索。

了解到赵友良家的情况,正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开始结对帮扶他,安排专人教他烤烟种植技术,农忙时节组织人手帮助他们干活。2019年,正安县局(分公司)申请了4万多元资金补贴,帮助赵友良在家门口修建了一座密集式大烤房,方便他烤烟。

虽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照,但赵友良夫妻从来没有依赖心理,能自己干的都自己干。为了不耽搁农活进度,两人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还笑称自己是“笨鸟先飞”。

每天早晨,赵友良总会先接一盆热水给简琴洗脸,之后,简琴再帮赵友良擦洗脸和手臂,这是两人多年来的默契。

简琴说:“他是我的眼睛,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有他在,干什么活都不难。”

赵友良说:“她是我的左膀右臂。”

爱开玩笑的两人常常打趣对方,玩笑话里藏着几分羞于表达的情真意切。

每次出门,赵友良习惯性地走上前去,等简琴把手搭在他的肩上,两人便步调一致地出发了。

“我扯着他的衣服,如果他身子往左歪,就是迈左脚,如果往右歪就是迈右脚。”这是简琴自己总结的规律。

如今,赵友良和简琴通过勤奋劳动,早已经脱贫致富,修建了两层小楼,家用设备设施样样齐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2019年,他们家被评为全县脱贫致富标兵;2022年,夫妻两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今年,赵友良家种植了20多亩烤烟、40亩辣椒和10亩玉米。在烟草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烟叶和庄稼长势较好,烟叶已经进入采烤期,收获在望……

“因为淋过雨,他总想为别人撑把伞”

秦民(右二)与单位同事走访残障孩子、开展志愿服务 /赣榆区局(分公司) 供图

9月22日,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行政管理员秦民因助人为乐获评“中国好人”。

这一荣誉,是对秦民多年来参与志愿服务的肯定与鼓励。此前,他曾获“最美苏烟人”“江苏好人”等表彰。

今年48岁的秦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共党员。自1998年以来,他走访帮扶300余个心智障碍者家庭,资助50余名残障孩子,带领他们走出阴霾、融入社会;个人出资30万元创办青城名邸残疾人之家、彩虹桥心智障碍者家庭互助中心,100多个障碍者家庭获得悉心服务;成立残疾人之家菜鸟驿站,帮助残疾人士自食其力、找到生活的自信。

助人达己,大爱无疆。秦民,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让心不再“淋雨”,他是障碍儿童的“撑伞人”

1998年,一个噩耗让秦民和妻子仲婷婷感觉天都塌了下来:8个月的儿子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积水、多发性软化灶、继发性癫痫。其时,两人整日以泪洗面,支撑他们振作起来的动力,就是带着孩子天南海北地求医问药。

“在带孩子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一些同样遭遇的家庭,由于对心智障碍康复治疗缺乏了解而茫然无助,就萌生了互帮互助、抱团取暖的想法,盘算着创办一家公益助残机构,让更多心智障碍者家庭的孩子有个去处,让家长少走弯路。”秦民说。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秦民总想为别人撑把伞。他开始参加针对残障儿童的志愿服务,在对心智障碍家庭走访帮扶过程中,愈发坚定了公益助残的决心。

2017年11月,秦民前往石桥镇看望14岁的小凯。小凯自幼智障、肢体残疾无法站立,被诊断为多重残疾一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加之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由年迈多病的爷爷照看。走进祖孙俩住的小屋时,秦民看到小凯爷爷正在做饭,锅碗瓢盆散放在角落里,而小凯身上衣服破旧单薄,冻得瑟瑟发抖。

这一场景,深深刺痛着秦民的心。他暗下决心:“要为这些家庭驱散阴霾,让他们的生活同样充满阳光。”根据小凯身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秦民选购了一辆手动轮椅送给他,帮助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如今,小凯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动手能力和与人互动能力显著提高。

2018年5月,秦民和妻子商量后,将住房改建成赣榆区首家公益性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青城名邸残疾人之家,自费3万余元购置康复器材,带领孩子家长和赣榆区局(分公司)等单位的志愿者开展系列帮扶活动。

残疾人之家除了日常的康复训练,同时关注心智障碍者心理健康。在这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增添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有了很多小伙伴,第一次参加联欢会,第一次过集体生日,第一次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第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比赛……在这里,秦民用大爱成就了孩子们的“家”,孩子们都亲切地喊他“秦爸爸”。

5岁智障儿童瑶瑶的父母听说有这样一个机构,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求助。凭借多年积累的康复训练知识和求医经验,秦民联系专家替瑶瑶精心制订“个性化”康复方案,通过两个多月的训练,瑶瑶大小便时能和家长示意了。看到孩子一点点进步、一天天长大,瑶瑶爸爸高兴地说:“如果没有‘秦爸爸’,孩子不可能有今天。我也要力尽所能,帮助更多孩子和家庭。”

让爱不再孤单,他是困境家庭的“点灯人”

越来越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为帮助更多心智障碍者家庭回归社会,2020年,秦民通过深入走访听取意见建议,投资20余万元租建了600平方米场地设施,注册成立彩虹桥心智障碍者家庭互助中心。

“帮助心智障碍儿童,根源是要帮助其父母和家庭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秦民说。

他积极探索“互助服务 社会支持”的关爱照料运作模式,汇合家庭力量、社会爱心资源,引导参与项目的家庭从自助走向互助,既做志愿者,又做受益者。依托互助中心面向全区15个乡镇,为心智障碍儿童及家庭量身打造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免费提供日常服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关爱网络和支持体系。在他的组织带动下,100多个心智障碍者家庭在这里体验到悉心的服务照料,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回归社会的勇气和自信。

全面的照料和心理关爱,让不少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

家住墩尚镇河疃村的小瑞今年23岁,智力残疾二级,刚到互助中心时格格不入。中心为其提供托管、特教培训、社会融合等服务,两个月后,小瑞不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还能帮助看护其他孩子、打扫卫生、搬运康复器械。

家住宋庄镇郑园村的小昌今年25岁,智力残疾一级,经过中心的悉心照料和特教培训、辅助性创业支持,不仅能骑电动三轮车,还在微信群卖电蚊香等小物品,有了劳动所得。

“在我心中,秦大哥就像一把巨伞、一盏明灯,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为我们家长照亮心灵之路。”患儿家长、志愿者徐小淇说。

让路不再坎坷,他是扶弱助困的“引路人”

彩虹桥互助中心还为家长们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家长们在这里学会手工制作拖鞋、鞋垫、香囊、月饼、肉酱等,通过爱心商铺、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进行销售,在照顾孩子同时创造收入。

今年3月,互助中心成立妇联,妈妈们组建了“向阳花开”手鼓队,带给孩子们更多欢乐,也展示了这个群体不惧风雨、向阳而生、乐观勇敢的精神风貌。困境家庭在互助中团结起来、自强起来、快乐起来,心不再是孤岛,深切感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从封闭、自助到走出家门互助、助人,也一步步让她们获得心理上的升级和蜕变,实现有尊严的社会融合。

2022年1月,秦民成立残疾人创业平台——残疾人之家菜鸟驿站。驿站工作人员均为障碍人士,他们各展所能,帮助周边社区居民取送快递,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个性化服务。这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更帮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在秦民无私奉献、坚韧乐观精神的影响下,500多位家长和志愿者加入进来,公益服务氛围更加浓厚。秦民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联系了20多家爱心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提供食品、生产生活设备、资金等物资帮助,共同助力更多困难家庭。

让好人倍感温暖,他是志愿服务的“一面旗”

“一个人走,也许很孤单;一群人往前走,就会很温暖。多年来领导关心扶持,同事们悉心陪伴,让我倍感温馨。烟草大家庭是我强大的后盾,让我无后顾之忧投入工作和志愿服务。”秦民感慨地说。

赣榆区局(分公司)把彩虹桥互助中心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内容,实施“彩虹桥”志愿服务项目,捐赠款物扶持,成立“彩虹桥”志愿服务队、“七彩阳光”巾帼志愿服务队,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带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孩子康复训练、协助活动开展、打扫卫生等,并邀请专业老师提供心理疏导、创业技能培训。同时,不断将干部职工激发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敬业爱岗、实干创新、勤勉奉献的具体行动。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传递着浓浓的真情善意与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在赣榆烟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员工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江苏省“书香家庭”、连云港市“十大最美家庭”等表彰,赣榆烟草“七彩阳光”巾帼志愿服务队获评市“三八红旗集体”、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近年来,江苏烟草商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增进民生福祉的责任和使命,深入开展“最美苏烟人”展评活动,号召学习宣传“江苏好人”先进事迹,大力加强道德典型的挖掘选树,让全体苏烟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生动实践,让“最美”之花竞相开放。

秦民入选“中国好人榜”后,江苏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刘根甫充分肯定秦民事迹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可敬可学、感人至深,并号召全省烟草商业干部职工大力弘扬“中国好人”精神,为推动江苏烟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奉献光和热。

光荣上榜“中国好人”,秦民表示:“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今后,我将以中国好人精神为指引,继续在志愿服务心智障碍者家庭的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以实际行动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点亮更多特殊家庭心中的明灯,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杨银萍:做文明实践的“传习人”

杨银萍(左)正在为顾客结账。 钟少敏摄

2021年11月31日,对52岁的山东省潍坊市坊子新区环卫工人李大朋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他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双报到”。

凌晨6点钟的街道,天空还未透出一丝光亮。李大朋早早来到指定位置,就着昏黄的路灯,在“前辈”于师傅的带领下,明确了自己今后一段时期的清扫领域。

工作交接完毕,于师傅神秘地拉着李大朋来到街角一家小店,指着店招“品润烟酒行”兴奋地说:“你有福气了,以后,这里就是你的‘街头办公室’了。”

环卫工人于师傅口中的“品润烟酒行”,位于坊子新区广场路与凤昌街交叉口东北侧,店铺面积不足50平方米,50岁的杨银萍是店主。

每天清晨6点半,杨银萍总会准时打开店门,为一天的营业做充足的准备工作。扫拖地面、擦拭柜台、整理烟柜、摆放货物,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如果时间富余,她还会发挥巧思,为店内卷烟设计新奇独特的造型。当然,消费体验区也是清扫重点,杨银萍会早早烧好热水、沏好热茶,等待她的顾客和“老朋友”到来·。

负责清扫店铺附近街道的环卫工人是杨银萍最忠实的“老朋友”。3年前,杨银萍辞去拼搏了20余年的外资企业培训师的工作,在离家不远处开了这家烟酒店。据李大朋介绍,除去每月4天固定假日外,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环卫工人们会有几天假期,而杨银萍的烟酒店仅仅在春节才会歇业一天。从此,无论寒冬酷暑、阴雨艳阳,小店周边的环卫工人有了固定歇脚处。李大朋已经是品润烟酒行接待过的第6位环卫工“老朋友”了。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杨银萍将“马路天使”们辛苦繁重的劳作看在眼里,更用自己温暖的言行为他们消去疲惫。杨银萍了解到环卫工人们大多不舍得买水喝,虽然随身携带了水杯却无法及时续杯。于是,在邀请环卫工人进店饮茶、歇息之余,她总会贴心地为他们灌满一整杯热水。“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让这种服务成为一种常态。”杨银萍表示。

德不孤,必有邻。短短3年时间,杨银萍彻底与周边的住户打成了一片。品润烟酒行所处区域虽不属于繁华地段,但也绝对称得上是闹市区了。店铺紧邻当地最好的公立小学和幼儿园,大型住宅小区也有好几个,每逢上下班时间人流量很大,杨银萍穿上“小红褂儿”,自发加入了护送小学生过马路的义工行列。

“你把客人当亲人,客人把你当家人。”杨银萍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好口碑,附近小区的居民都喜欢到她店里买东西,逢年过节也都会从她这里购置礼品。

在热心行善的同时,杨银萍也在思索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店铺的品位和内涵。在了解到当地烟草公司正积极协同零售客户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店的消息后,杨银萍积极联系坊子区局(营销部),加入到文明实践示范店这一行列。

在与工作人员多次讨论后,她决定把“六传六习”(传思想习理论、传道德习模范、传政策习感恩、传文化习新风、传法律习法治、传科技习富路)作为店铺的文明实践主题,在店内灯箱上融入展示“六传六习”创意设计元素,致力做融经营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文明实践“传习人”。此外,杨银萍还与坊子区局(营销部)签订了《文明实践主题示范店服务协议》,在店内做出了免费充电、免费饮水、免费WiFi、雨伞借用、临时休息和物品存放等“6 N”标准化志愿服务的明示承诺。

英雄来自人民,伟大出自平凡。杨银萍常说:“在被需要的时候,才是幸福感最强的时候。”其实,良善之举又何必是惊天壮举,在现实生活中给予身边人点滴温柔,看到陌生人遇到难处,搭把手、帮一回,这其中的美好便值得永久珍藏。让无价的情义在循环往复中不断生长,我们就能在相互扶持中走得更远。

2021年10月份,坊子区局(营销部)发起互动投票,杨银萍的品润烟酒行被评为坊子区“最美志愿服务店”。

“我这辈子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我会尽己所能将文明实践的善言善行一直传习下去。”杨银萍自豪地说。

老普家的“后浪”

春耕马上开始,普文强抓紧时间保养拖拉机。

30岁的普文强,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牛街镇扯直村委会过甲山村的一名烟农。2020年,他种烤烟收入14万元,种玉米和绞丝瓜收入4万,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帮别人犁地、打瓜子收入5万多,是村里“90后”群体的致富能手。

但在父亲普永贵面前,普文强不敢有半点骄傲——爷爷奶奶走得早,父亲13岁就当了家。成家以后,依靠种植烤烟,父母把普文强及他的哥哥姐姐们抚养长大。

虽是家里的老幺,但普文强的父母对他并未偏爱太多。2009年,普文强在组建了小家庭后仍和父母同住。原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普永贵的表态让他打消了“啃老”的念头:“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凭自己的本事!”

同住一屋,生活自顾。一开始,普文强有些想不通。但看着早已成家的哥哥姐姐们通过自己打拼,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不服输的普文强下决心也要过出个样子,“至少在同龄人中不能落后。”

过甲山村地处大山深处,多年来,种植烤烟是乡亲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认准这条路子后,普文强和妻子白手起家,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种植烤烟上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普文强种下的5亩烤烟,为他的小家庭带来了1万多元收入。虽不能和哥哥姐姐们相比,但普文强很有成就感,毕竟走出了第一步。

过甲山村是牛街镇不多的地势平坦的村落,土地耕作条件不错,在村里,种植5亩烤烟只能算刚起步。为了让普文强这样的新烟农尽快上手,当地烟草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培训,向他们传授实用技术,并安排片区技术员为乡亲们提供从移栽到烘烤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让大伙儿吃下定心丸。2012年,普文强家的种烟面积扩大到了15亩,种烟收入4万多元。

烤烟种植面积扩大以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017年10月,普文强拿着种烤烟攒下的钱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解决了自家烟地的翻犁问题。得知普文强购买拖拉机后,当地烟农合作社将普文强吸纳为机耕专业队队员,每年在烤烟预整地阶段组织他们为其他烟农翻犁土地,活计多的时候,普文强每天能有3000多元收入。

思路活,路子活。除了种烤烟,过甲山村的乡亲们还种着绞丝瓜。绞丝瓜的样子酷似哈密瓜,市场对瓜子的需求旺盛。见到人工取瓜子费工费力后,普文强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从外地购进了一台使用拖拉机动力的自动打瓜子设备,在农闲时帮乡亲们打瓜子,每年能有1万多元收入。

去年年底的一次家庭聚会,酒过三巡,普文强和哥哥姐姐们各自亮出了一年来的成绩单,普文强名列前茅,这让普永贵很欣慰。“自己挣的钱,说话都硬气。”

眼下春耕马上开始,普文强对全年已有了规划:“等开春以后租一些好田好地,今年打算把种烟面积扩大到50亩以上。”

当烟民没有了香烟的陪伴......

烟民当然是需要吸烟的。

要是没有了香烟的陪伴,那日子还是个正常的日子吗?当然不是了。

如果一位烟民有烟吸了,他会有怎样的立体表现和丰富表达呢?

1、表情自然

饥饿的人,哪里还顾得上礼仪。没有了烟吸的烟民,还怎么是个正常的烟民。你再看,如果烟民有烟在手,那你细看他的表情,真的是很自然的。悠闲、舒展、自然、亲切,世界的一切似乎都在他的心里和手心里慢慢展开,给自己和周围的人一种自自然然的样子和表现。这种表情自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心底的真实状态。这种表情自然,就是烟民在吸烟时的最贴切的直接写照。

2、心态放松

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才会心态放松?自然是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满足了基本愿望之下的心态。这种状态下,自己和周围人的放松姿态和神态里,满满的都是悠闲和神闲气定。有烟在手,心理和心态就是放松的,你看他的为人表现和私底下的真实表现,果真就是最真实的样子。我们看着也挺好的,他自己吸着烟,也觉得自己这会儿就是心态放松最真实的样子。你有过这样直接的体验吗?

3、心理舒坦

有人经常说,我这人只求个舒坦,没有什么其它高大上的追求了。其实,这是他拥有了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表达。你要是拿走了他口唇之间的正在吸的香烟,你再去看看他的反应,还会是这样舒坦的样子了么?那简直就是两重天的天空了。何谈什么心里舒坦的具体直接表现。要是有一点点的话,那就是他此时此刻最希望的就是口唇之间有一根烟在飘拂烟香,那应该才是他最需要的安慰了。你还需要试试吗。

4、感觉美好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一定是他干了自己希望和喜欢的事情,他此刻有满意的自由的自我表达。这时候,这根烟就是一种安慰了。烟香在延续,向周围扩散,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美好。看着他,就是美好的。这时候的世界也是安详唯美的。你有没有什么直接的状态,还是有可替代的选择。生活就是如此的,你感受着他美好的样子里,总会有吸烟的美好神态和表现。

5、生活正常

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正常的举动和表现。试想,烟民没有了香烟的陪伴,还会是生活正常的样子吗?当然不是了。在烟民的正常生活里,吸根烟的日子,才会反映出他的真实自然和正常生活的样子。天塌不下来,要是烟民没有了烟,那他的日子就会真有天塌下来了的感觉。烟民需要一根烟的点燃和飘香,这就是烟民的正常的福利和满足感的具体体现。

6、愿意表达

我喜欢什么,我就想表达什么。而且,我也愿意自然而然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和心底里的说法。这种种现象背后,愿意和喜欢、自然和希望表达自己,积极参与到周围的世界里,给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都带来了直接的幸福的状态。烟民,在有烟的日子里,和没有香烟的时段里,你去看看他的直接反映,一个是幸福感满满,一个是抓耳挠腮、坐卧不宁。然而,此时你直接给他一根烟,就好了。

7、积极表现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干自己希望干的工作,这种状态里的人积极表现,会让人有种积极表现的参与度和呈现度的意愿。人总是喜欢这样的事情和这样的人。烟民有烟,世界都是好的,感觉都是美的,何况在烟民的这种状态下的表现里,总是给人一种乐观、积极、进取的意愿。这就是烟民有烟和没烟的不同呈现了。这说明烟民没烟,就是灾难。烟民有烟,积极表现。这样的美好,好找好发现。

8、安宁安静

烟民有烟抽,烟民有愿望,烟民就是安宁安静的样子。这种表现就给人一种希望和美好的样子。自己安宁安静了,世界也会这样安静安宁。此时此刻,你我沉浸在这种安宁安静的状态里,相互打量,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和满意的生活状态。要不然呢。人就会直接表现出狂躁、不满意、疯癫的样子,这样的烟民,可真的是没有人愿意看到。

9、和谐美满

有的烟民说,我心底里的希望,就是有烟陪伴,自然圆满。这种和谐美满的状态,就是一种自得其乐、舒服满意的自然状态。这时候,你要是拿走了他嘴头上的香烟,你看他是跟你急,还是安静的任由其的自然状态。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了。这种和谐美满的样子和状态,对于烟民来说,有烟和没烟的日子里,就是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具体反应了。要是没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是装出来的遮掩的样子了。

烟民有烟在手,就是一种状态,也会给人一种表现。

烟民没有了香烟的日子里,就是另外一种状态,也会给人一种另外的具体的表现。

烟民有烟吸的立体表现,很丰富,很实在,很具体,也很直接。这是在烟民的日常生活里的样子和状态。我们在自己的周围和生活里,会发现和对这样的立体表现有怎样的判断和反应。这就是我们和烟民之间的相互连接和相互和谐之下的表现了。

给你我的天空一片云彩,烟民和非烟民都是和谐美满的自然状态。你有这样的认识和判断吗?

The End

发布于:2024-03-2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华美烟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